【总结篇】LLM推理环境安装部署全指南

本文介绍了安装WSL2、Ubuntu、NVIDIA显卡驱动、CUDA 12.4.1、cuDNN的方法及Xinference、vLLM、SGLang等推理框架的部署使用方法。

本文写于2025年2月25日。AI技术日新月异,其中的许多内容可能很快过时。

本文适用于NVIDIA显卡用户,建议GPU架构为Turing或更新(对应RTX 20系或以上)。

系统安装及基本配置

纯净的物理机:Ubuntu Server 22.04.5 LTS

下载地址:https://releases.ubuntu.com/22.04/ubuntu-22.04.5-live-server-amd64.iso

烧录后正常安装即可。

查看更多

黑豹X2(Panther-x2)刷机并驱动NPU/VPU、Jellyfin转码

零、前言

黑豹X2是一款非常不错的ARM设备,配置为RK3566 + 4G RAM + 32G EMMC,带千兆网口和TF卡插槽,有无线和蓝牙。以下介绍如何安装Armbian系统以及Docker和Jellyfin的配置。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Armbian系统由于内核问题,不支持NPU和VPU。请注意选择系统版本。

一、刷机

1、下载所需文件

查看更多

2、uniApp-Jenkins集成打包工具链的搭建(优化生产)

零、写在前面

HBuilderX是DCloud旗下的IDE产品,目前只提供了Windows和Mac版本使用。本项目组在开发阶段经常需要向测试环境提交热更新包,使用Jenkins进行CD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步。尽管HBuilderX提供了CLI,但Jenkins服务通常都是搭建在Linux环境下的。当前的Uniapp wgt打包服务是使用了Windows Server + HBuilderX CLI的解决方案来进行打包,再用Jenkins远程调用接口。这套方案的弊病有如下几点:

  • Jenkins侧仅负责少量参数的传递,如项目名、Git repo地址、分支名等,大部分流程不受控制,流水线的构建阶段显示不透明。
  • 核心由一个shell script和一个python脚本实现,代码逻辑存在一定重复,维护难度也比较高。
  • 从Git更新代码的流程耗费较长时间,因为每次执行流水线都要删除掉本地的repo并重新拉取。这对于带宽只有个位数的公网测试服务器来说是致命的,每次构建花费在此步的时间就有2分钟以上。
查看更多

1、在Ubuntu下生成uniApp Wgt包(初版研究)

剖析HBuilderX结构,完成打包环境的移植。

  • 使用Debugview抓取HbuilderX打wgt包的调试信息,可得:

    1
    2
    [16764] 2023-05-16 09:50:20.583 [INFO:] node "D:/HBuilderX/plugins/node/node.exe"
    [16764] 2023-05-16 09:50:20.583 [INFO:] args ("--max-old-space-size=2048", "--no-warnings", "D:/HBuilderX/plugins/uniapp-cli-vite/node_modules/@dcloudio/vite-plugin-uni/bin/uni.js")
查看更多

用WebStorm开发uniapp微信小程序

研究动机

公司从22年底开始全面将uniapp项目切换至Vue3 + Vite + TypeScript
技术栈,但HbuilderX直到本文编写时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,比如语法检查服务崩溃、无法跳转代码引用等,开发体验非常差,经常出现一个组件打开全是红线或没法进行代码补全的情况,Vue3和Vite带来的开发速度优势基本在这方面全还回去了。

基于如上痛点,我在一个工作相对清闲的下午对HbuilderX的启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写了一份运行在命令行里的uniapp编译调试脚本,可以使用它来甩掉HbuilderX来进行dev阶段的开发工作。该文章以微信小程序举例,H5也大同小异。

懒得看哔哔叨叨,只想捞代码来用?请直接阅读脚本代码使用流程两节

调试 && 分析

首先使用微软的DebugView
尝试查看调试信息,没想到HbuilderX真的有很多Debug级别的输出,乐。

1
2
[16764] 2023-05-16 09:50:20.583 [INFO:] node "D:/HBuilderX/plugins/node/node.exe"
[16764] 2023-05-16 09:50:20.583 [INFO:] args ("--max-old-space-size=2048", "--no-warnings", "D:/HBuilderX/plugins/uniapp-cli-vite/node_modules/@dcloudio/vite-plugin-uni/bin/uni.js")

查看更多

从Vue到React 18系列 - 6.深入组件

以Vue2为主要参考对比,辅以部分Vue3概念,向React 18迁移的CookBook

React Hook

React Hook既强大又灵活,它在有状态的函数式组件中十分重要。由于本人学习React的时间很短,尚不敢打包票说自己对Hooks有如何深刻的了解,故在此分享一些读过的文章以作参考学习之用。

查看更多